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入围集中评审名单 | 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奖评审公告第2号
提醒:点击右上角三个点,找到“搜索页面内容”可直接查找论文
通讯评审结果公告
根据《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评奖工作方案》,中国法学会于2017年12月19日至27日对全部有效论文(共1442篇)组织了通讯评审。通讯评审分为7组,每组由3名专家对论文综合打分,采取电子匿名评审方式进行。根据评分高低,最终从全部有效征文稿件中确定259篇论文进入集中评审。
现将通讯评审专家名单和入选集中评审的论文名单公告如下:
一、通讯评审专家
根据评奖工作方案,通讯评审人员由理论与实践部门的知名专家组成,共21人。具体名单如下(以姓氏拼音为序):
陈景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、教授
陈云良 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、教授
杜宴林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、教授
何志鹏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、教授
胡弘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
胡 铭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
蒋立山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
梁凤云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
齐小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教授
齐延平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
施鹏鹏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
王敬波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、教授
肖金明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
薛刚凌 华南师范大学政府改革与法治建设研究院院长、教授
姚欢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
尹 飞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、教授
张建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
张 翔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
章志远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
郑贤君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
朱广新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
二、评审结果
入围集中评审共259篇论文。具体名单请见附件。
近日,中国法学会将根据评奖工作方案,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评审(书面匿名)。欢迎广大同仁的关注和监督!
联系人:张涛 王小红
联系电话:010—66182129
中国法学会
2017年12月29日
附件: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入围集中评审名单(附后,排名不分先后)
序号 | 题目 |
1 | 组织合法性追求下的立法同形——地方立法重复现象的组织发生学原理探析 |
2 | 循人大制度特点有效推进宪法实施——一个中外比较研究的视角 |
3 | 城市更新中征收决定公益目的的司法审查:立场与方法 |
4 | 国土空间的分层开发问题研究 |
5 | 从“备而不用”到“适度活跃”的宪法审查机制 |
6 | 威格莫尔图式证明:陪审员事实认定的障碍突破——兼论陪审员事实审对罪刑体系之修正构想 |
7 |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想 |
8 | 裁判文书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矫枉过正与制度嬗变 |
9 | 理性的可接受性:行政裁量治理效果论 |
10 | 新时代超龄劳动者的法律保护——基于司法现状的反思 |
11 | 党内法规如何规训党内权力?——兼论“新三权论”党内适用的不可行性 |
12 | 绿色原则: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展开 |
13 | 司法正义与社会正义的错位:因素、类型与启示——以热点案例为例证的分析 |
14 | 以智为廌:人工智能法院应用准入“VFE”法——基于法院场域角色的精准建构 |
15 | 刑法立法向法益保护原则的体系性回归 |
16 | 员额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探析及完善路径 |
17 | 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安全与反恐国际合作研究 |
18 | 论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中要件事实构成及证明——以《侵权责任法》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为视角 |
19 | 分散式供水管理:模式修正与规范进路——以奥斯特罗姆的集体行动逻辑为视角 |
20 | 产业精准扶贫财税激励政策反思与完善 |
21 | 构建新型检律关系:以公诉人为观察 |
22 | 权利优先性的三个困境及其解 |
23 | 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保护研究——以J市为例 |
24 |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效果评价——以五个试点法院实践为根据的经验研究 |
25 | 环境诉讼禁令制度的法理与二元建构 |
26 | 论社会治理权的成立基础 |
27 | 儿童“失语”的困境与出路——以未成年子女陈述意见权的提出为视角 |
28 | 论试验性立法的宪法界限——以国家监察委改革试点为考察对象 |
29 | 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离职倾向及关键性因素考察——基于H省311份法官调查问卷之SPSS统计分析 |
30 | 基于国家学说及基本权利保障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(草案)》立法考量 |
31 | 党内法规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|
32 | 《民法总则》中英雄烈士条款的解释论研究 |
33 | 论“不予审查”:一种消极的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模式——基于156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|
34 |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监督格局重塑 |
35 | 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视野下检委会运行机制建设研究 |
36 | 中国行政公益诉讼:政策试验与制度展望 |
37 |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法制规范体系的宏观思考 |
38 | 院长办案机制的路径探索——以审判管理工作和行政事务性工作分类为视角 |
39 | 环境权入宪的比较研究——兼议宪法环境权中国生成的路径选择 |
40 |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共通性 |
41 | 比较法视野下检察行政公益制度研究——基于个案分析和实践考察的思考 |
42 | 购买社会服务:剥离审判辅助事务的反思与重构——法院人员分类管理背景下破解“案多人少”的地方实践 |
43 | 正当程序原则中国化轨迹与述评——兼论司法进路中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义务 |
44 | 公证机关承接司法辅助事务的正当化证成 |
45 | 论我国民法典夫妻共同债务界定与清偿规则之构建 |
46 | 从三元结构到复合二元结构:基层法院院长职能定位的理性回归 |
47 | 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原件的认定规则 |
48 | 公法阴影下的避风港——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为中心 |
49 | 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现实需求与法律表达 |
50 | 论作为社会保险法基本原则的“精算平衡”和“预算平衡” |
51 | 央地之间财政事权划分改革的合宪性控制 |
52 | 关于家庭农场组织形态的再思考 |
53 | 论侦查机关向网络运营者收集电子数据的程序规制——基于《网络安全法》第28条的思考 |
54 |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逻辑与法治保障——基于政府、市场的二元视角 |
55 | 法律大数据下的智能司法审判——运用OODA循环理论探寻智能司法的现实可行路径 |
56 | 美国医药行业反向支付协议的反垄断规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|
57 | 论检察权运行的“反科层”改造——以H省检察机关权力清单设计为研究样本 |
58 | 国家认同的法治建构 |
59 |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国司法理念的法理审思——以国际私法当事人意思自主原则为视角 |
60 | 行政审批改革的法治路径:行政许可条件制度之补正 |
61 | 艰难与希望:合规疫苗国家赔偿责任之构建——以风险分担理论为视角 |
62 | 政府数据开放法制 |
63 | 论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认定 |
64 |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|
65 | 绿色消费促进型立法初探 |
66 | “好法官”的角色期待及其养成——以“我最喜爱的好法官”评选为样本分析 |
67 | 回顾、解构与展望:腐败犯罪侦查中的案件请示制度 |
68 | 法官员额制度改革背景下法院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|
69 |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探析——以检察机关为视角 |
70 | 裁判合理性司法承载的三种思维模式——基于司法实例的考察与归纳 |
71 | 司法透明指数评估的大数据方法研究 |
72 | 从行政到司法:论我国死因确认司法化的理论基础与路径构建——由“雷洋”事件引发的思考 |
73 | 人民法院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的多维度思考——以中部某省法院为样本分析 |
74 |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地方实践:现状、图景与改革进路——基于地方立法与司法裁判的实证分析 |
75 | 中国语境下土地发展内容之法理释明——立足于“新型权利”背景下的审思 |
76 | 论认罪认罚协商机制的构建 |
77 | 论选择性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规制 |
78 | 审判中心视域下公诉变更制度的异化与复归——以司法场域运行为视角 |
79 | 精准扶贫的国家立法保障 |
80 | 风险规制合法化模式之理论反思 |
81 | 新时代社会主义住宅法律体系的构成及任务 |
82 | 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反思与重构——从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机制探究陪审权运行的规则构建 |
83 |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则之维——世界公民法的冲突法建构 |
84 | 移动互联时代立法公众参与的电子化革新——基于我国公众参与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的实证研究(2005-2016) |
85 |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需求研究——以前期政策实施情况为视角 |
86 | 法律解释的缺环 |
87 | 发展、城市化与法治:基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律权利视角 |
88 |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的制度功能与完善进路 |
89 |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规则的法理意蕴与现实逻辑 |
90 | 悖论与困境:主审法官责任制的法理思辨 |
91 | 微观权力视阈下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进路——以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和内设机构改革为研究蓝本 |
92 | 风险社会视域下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研究 |
93 | 中国宪法的环境观及其规范表达 |
94 | 我国最高法院的会议纪要研究 |
95 | 指导性案例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 |
96 | 论行政合同中议定优益权的效力来源 |
97 | 大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法治保障 |
98 | 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调查与刑事诉讼衔接之初探 |
99 | 平衡充分发展的财产权制度设计——从马克思产权对价原理出发 |
100 |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权力行使的程序规制 |
101 | 精准扶贫行政信息制度的行政法之反思 |
102 | 行政民事侵权责任的量责规范化——以过错与原因力作变量构建 |
103 | 新型政商关系视野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预防进路 |
104 | 我国排污权市场的问题识别与规制建议 |
105 | 党内法规研究的法政治学范式探析 |
106 | 事案解明义务:一个证明理念的反思 |
107 | 证券市场跨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规制——兼论RegTech在反操纵监管中的运用 |
108 | 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“公平、合理”补偿 |
109 | 易经中的证据法文化事实研究 |
110 | 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防范 |
111 | 权力监督体系的重塑及优化:监察权的内涵、性质与定位研究 |
112 | 污染环境罪客观归责的法治实践及其理论完善 |
113 |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完善我国行政垄断规制立法研究 |
114 | 规范解读与反思:涉罪居间交易毒品行为的定性与证明 |
115 |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性质辨析 |
116 | 面向事实本身:科学证据下人民陪审员参与事实审的困境与化解 |
117 | 金融行政监管、法律监管系统共同进化分析 |
118 | 试论构建人民陪审团制度之必然逻辑与优化设计——于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法经济学分析 |
119 | 回归合理办案区间:探索员额制后法官工作饱和度的“帕累托最优”——以W法院民商事法官工作情况为分析样本 |
120 |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生成中的文化心理结构——以权利和情理的关系为核心 |
121 | 中国犯罪参与体系的归属 |
122 |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下控告检察改革方向及路径构建 |
123 | 论网络内容提供商对个人信息的安全注意义务——《民法总则》第一百一十一条之解释论探讨 |
124 | 知识获取权理论体系论纲 |
125 | 合作治理多元协同:我国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重构研究 |
126 |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宪制义务:概念与立法衔接局限的法理辨析 |
127 | 正当程序下“当场击毙”的批判与规制——以警察开枪典型事件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|
128 | 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|
129 | 集中审理模式下证据失权制度重构 |
130 | 比较视野下的人权司法保障之概念界说和演变脉络 |
131 | 环境公益诉讼的驱动困局与应变——以激发原告的诉讼动力为视角 |
132 | 污染环境犯罪的技术治理维度——以因果关系之证明为对象 |
133 |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探析 |
134 | 网络空间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之辩 |
135 | 司法精英与“计件工人”——法官工作量的统计学模型测算 |
136 | 宪法监督的中国语境与行为违宪的监督机制 |
137 | 立法的政策与法律技术二分 |
138 |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区域法治发展类型学分析 |
139 | 通过立法的地方治理:立场、进路与程序 |
140 | 公共信用立法的合宪性考察与调整 |
141 | “供给侧”改革:法院内部组织重置实证分析 |
142 | 法经济学视野下的科学立法及其实现 |
143 | 协商民主法治化推进研究 |
144 | 美国荒野法对我国环境资源法治建设的启示——以1964年《荒野法》为基点 |
145 | 习近平“把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解决好”的法治思想及实践路径研究 |
146 | 建设相互尊重、公平正义、合作共赢的新型争端解决机制——以CAFTA争端解决的机制为例 |
147 | 论新时代法治视阈下新型政商关系的建构 |
148 | 员额法官养成机制的改革路径探析——以法官分段、多元养成为视角 |
149 | 不可量物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实践乱象与出路——以60份判决书为样本的分析 |
150 | 民法典与在工作场所中的基因正义——以我国“基因歧视第一案”之检讨为基础 |
151 | 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法学对策——以法治破解“胡焕庸线”的路径为视角 |
152 | 环保央地分权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|
153 | 不作为环境污染责任的透视与证成——基于“江苏泰州案”等若干典型案件的实证分析 |
154 | 论党内法规的体系化---以国家法律体系化为借鉴 |
155 | 犯罪率数理结构及其安全评估功能新论 |
156 | 理论法学在人工智能与法律论证交叉研究中的使命 |
157 | 人权法治保障视域下不可克减的权利的宪法确认 |
158 | 从自查到问诊:人民法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之进路——以S市法院第三方评估执行工作为样本 |
159 | 党组织内嵌国有企业治理的法治逻辑:理据与进路 |
160 | 价值考量与立场选择:我国技术侦查的分歧与衡平路径实证研究 |
161 | 农民集体成员权、农民集体决议与乡村治理的实现 |
162 | 律师委员权能异化的弊害风险与规训理路——以“两省一市”法官遴选委员会的委员构成为切入 |
163 | 中国民法政治学的时代价值—— 《民法总则》行政权条款的展开 |
164 | 寻找散落在民事法律体系中的本土资源——论民事习惯对法官裁判案件的隐晦影响 |
165 | 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监督问题辨析 |
166 | 论我国善意取得制度中“善意”的认定 |
167 |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税收法定主义的法理阐释和中国路径 |
168 | 人民陪审:从司法权力中心到公民权利本位 |
169 |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运行机理与制度构建 |
170 | 行政权能的“司法化”:型式、失范与规制 |
171 | 违约金司法调减基准的实证检视与类型再造 |
172 | 公共资源特许利益的限制与保护——以燃气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为例 |
173 |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规思想研究论纲 |
174 | 论新时代法律规范抵触审查规则的重构 |
175 | 家庭生存权税法保障的中国语境:理论证成、制度检视与优化路径 |
176 | 需求与回应:论我国行政诉讼暂时权利保护制度的检讨与改良——以442份判决书和H省Y市法院的实践为样本 |
177 | 中国社会保障行政程序的特殊性及模式选择 |
178 |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割裂与弥合 |
179 | 谦抑性理念嵌入反垄断法实施过程 |
180 | 城市政府与气候变化治理框架的构建 |
181 | 赔礼道歉民事责任的司法回应及司法表达 |
182 | “三权分置”制度改革:地方实践、政策动因及法律回应 |
183 | 政治/政党与企业——政治权力参与资源分配的文明结构 |
184 | 本体与无常:法治国的根本议程和实践进路 |
185 | 法眼看治党:依法治国图景的依规治党构画 |
186 | 司法解释“入典”:类型区分与方法建言 |
187 |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“司法”概念——基于宪法文本和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 |
188 | 诉前强制调解程序的生成分析及制度构建 |
189 | 中国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制度优化路径——以错判成本理论为分析框架 |
190 | 初探以亚投行为主体设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|
191 | 司法供给不足的破冰之路:大审判团队视野下的法官助理制度——以限权法官和法官助手并轨运行为进路 |
192 | 法律释义司法应用的实证研究 |
193 | 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强度之类型化分析——以118则行政诉讼案例为样本 |
194 | 论香港法院基本法解释权的制约机制 |
195 | 刑事证明标准之实质递进性——“以审判为中心”语境下的话语重塑 |
196 |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刑事程序模式 |
197 | 新监察制度中的留置:由来、性质和法律规制 |
198 | 刑事扣押的“可接受力”证明标准及其法律规制的理论路径 |
199 | 回到原点:对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下专业法官会议的探究与规制 |
200 | 雾霾应急法律机制的定位更新与制度矫正 |
201 | 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越权取得证据之证据能力探析 |
202 |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模式的理论构建及拓展路径 |
203 | 论城市政府债务的参与式治理 |
204 | 本土式演绎:指导性案例的司法价值皈依——基于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实证分析 |
205 | 我国生态补偿的法理溯源与功能定位 |
206 | 企业环境合规:一种合作治理模式的分析 |
207 | 刑事裁判文书说理中的“常理”——基于对 281 份裁判文书样本的实证研究 |
208 | 辅助性原则在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权力划分中的平衡作用——以《基本法》第158条为例 |
209 | 宪法文本如何影响法律草案起草活动 |
210 | 试论公平互利原则在环境标志制定实施中的体现 |
211 |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法理界限及法治规制 |
212 | 论批评法官的尺度——兼论法官容忍义务的构建 |
213 | 预约合同的审视与探索 |
214 | 隐性知识如何表达——论法官培训的定位反思与制度构建 |
215 |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法治困境与协同建设——基于九个城市公众法治满意度评价 |
216 | 网络社会的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 |
217 | 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法规范基础:第3条第4款的释义学初阶 |
218 | 中国反贫困的法治保障 |
219 | 新时代党内法规解释原则与方法研究 |
220 | 礼如何优化中国法治——论礼让性秩序与对抗性秩序的相容互补 |
221 | 刑事诉讼时间应如何获得审查和规制?——从专门机关“时间管理”到法官“时间裁判”的模式嬗变 |
222 | 网络表情包产业发展困境与著作权治理研究 |
223 | 论当代商法绿色经营理念的生成与商事制度的呼应 |
224 | 国土空间保护背景下的没收违法建筑法律制度之构建——以2009年以来深圳市国土执法实践为样本 |
225 | 国家监控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冲突与界限研究——基于欧洲人权法院50个判例的分析 |
226 | 持有型犯罪立法:正当化根据与教义学限缩 |
227 | 论香港廉政公署调查权的法律控制——兼评《监察法(草案)》 |
228 | 大数据背景下公安派出所执法勤务运行分析 |
229 | 多元社会的新时代与刑法立法的层次性思维——一种“双向互动式”新理念的运用 |
230 | 分流或便民:小额诉讼制度的检视和完善——以司法体制改革为背景 |
231 | 进退有据:员额制下法官的选任和退出模型研究——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法官胜任力因子分析 |
232 | 论行政决策不作为法律责任追究中的权利救济 |
233 | 习惯在民商事案件调解中的困境反思与破解之道——基于调解实践视角 |
234 | 从“空位”到“补缺”:未定罪没收程序之国家赔偿构建 |
235 | 涉香港特别行政区案件中立第三方评估制度的创新和意义——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香港法查明机制交叉创新的探索 |
236 | 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中的环保督察制度——法治化路径的思考 |
237 | 微信公众平台上作品传播的著作权法边界 |
238 | 强制医疗程序的诉讼化构建——以诉权理论的导入为研究视角 |
239 | 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应遵循审判中心的规律 |
240 | 法官惩戒事由的三种模式 |
241 | 我国自由贸易区(港)制度创新的合法性问题及其解决——一种软法的路径 |
242 | 国家监察调查职能法治化运行模式构想 |
243 | 国家监察立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问题梳议 |
244 |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研究 |
245 | 结构功能主义视阈下金融检察的社会功能 |
246 | 人权保障视角下收容教养制度的出路探析 |
247 | 毒品犯罪死缓适用的偏差与匡正 |
248 | 从偏颇到均衡: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|
249 | 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定位探讨其遴选制度的完善 |
250 | 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证考察 |
251 | 《民法总则》实施应走出人权低标准的困境——以人身损害赔偿为例 |
252 | 论行政解释司法审查中的“考虑相关因素标准”——基于指导案例60号的分析 |
253 | 国际法视角下的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 |
254 |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改革进路——以反悔机制的构建为视角 |
255 | 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的反思与完善——以资产分割环节为研究视角 |
256 | 环境权民法表达的理论重塑 |
257 | 检察机关设立驻法院检察室的隐忧与校正 |
258 | 规范性文件审查结论的理性证立——兼论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出庭机制构建 |
259 |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内涵 |